1、引用标准
GJB 150A-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
GJB 870-1990 军用电子设备方舱通用规范
GJB 2410-1995 军用方舱角件规范
GJB 2093-1990 军用方舱通用试验方法
GJB 2948-1997 运输装载尺寸与重量限值
SJ/T 10674-1995 涂料涂敷通用技术条件
CT诊断车(方舱)送审稿
2、环境要求
2.1 工作温度:-30℃~+55℃。
2.2 贮存温度-40℃~+60℃。
2.3 相对湿度2%~98%(+25℃),不凝结。
2.4 淋雨
符合GJB150.8A-2009;
淋雨强度:5±1mm/min;
淋雨方向:四侧面与铅垂方向成45°,顶面与铅垂方向成45°;
淋雨时间:30min。
2.5 机动要求
CT医疗诊断车的要求:尺寸符合公路运输条件;
运输要求:按照GB1589-2004《道路车辆外廓尺寸、轴荷及质量限值》有关要求进行设计,整车可在三级公路及硬戈壁上行驶。
CT医疗诊断车公路跑车试验总里程经双方协商后确定。
速度要求:公路:≥60km/h;
三级公路:≥30km/h;
砂石土路:≥15km/h。
全程紧急制动不少于3次,紧急制动在平坦路面上进行,制动速度30km/h。
乙方路跑试验总里程200km。
土路、碎石路:车速为20km/h~30km/h;(占总里程2/3)
柏油路、混凝土路,车速为30km/h~40km/h。(占总里程1/3)
在跑车过程中CT医疗诊断车不得发生变形及破坏。
2.6 三防要求
具有良好的防潮、防腐蚀、防尘能力。
2.7 盐雾
盐溶液的浓度:(5±1)%Nacl,试验时间:96小时。
2.8 霉菌
按GJB150A.10-2009《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霉菌试验》规定的条件进行。、
2.9 防砂尘
砂:浓度1.1g/m³时风速18m/s。
尘:浓度10g/ m³时风速10m/s。风速20m/s~30m/s、吹尘浓度1g/ m³。
2.10 抗风能力
阵风8级(20.7m/s)或稳定6级(13.8m/s)可正常工作,12级风(32.6m/s)不损坏。
2.11 X射线屏蔽能力
CT间进行不大于4mm铅当量六面铅屏蔽设计,X线防护采用随形、铅复合板三明治夹持技术,与方舱大板制作采用一次成形技术,CT间和操作间的隔墙上设置铅门+铅玻璃。
3、要求
3.1 CT医疗诊断车整车外部布局:

图1 CT医疗诊断车左壁视图

图2 CT医疗诊断车右壁视图

图3 CT医疗诊断车后壁视图
由图可见:
*CT医疗诊断车运输底盘上加装4只电动千斤顶,驻车时辅助支撑,保护底盘,同时具备自动调节水平功能。
*左壁由后向前设有操作室采光窗,CT室检修门,设备室检修门。
*右壁由后向前设有操作室医护人员进出门,CT室患者进出门,CT室检修门,设备室检修门上带电池柜散热百页窗,百叶窗背后需加装20目不锈钢钢丝防虫网。
*前壁上部居中设有1台美的分体式空调外机,下部对称分别设有油机、电池柜。
*车厢与车头间的间隙固定登舱梯。
3.2 CT医疗诊断车整舱内部布局:





图4 CT诊断车内部布局图(详见CAD图)
由图可见:
*整车隔断为三个大区域:
*前端区域为设备室,中间采用隔墙左右隔开,舱体靠左壁安装客供电池柜,上部安装CT室空调的进风与回风风道,右侧安装10KVA油机1台。
*中端区域为诊断舱:舱内安装CT一台,内部墙壁预留两只5孔插座。
*后端区域为操作室:供医护人员操作用,操作舱内设有L型办公桌1张,桌子上方安装固定储物柜1排。航空座椅1把(可前后左右移动),折叠翻板凳2张。整舱配电柜安装在操作舱靠门位置。
*灭火器固定在操作室,要求取用方便。
*舱顶共计安装LED照明灯,以满足照明要求的同时要求照明灯能在面板上调节亮度。